摘要:
【长三角住房“以旧换新”政策大揭秘】长三角多个城市纷纷推出住房“以旧换新”政策,包括南京、无锡等地,以盘活存量房,激活房地产市场。各地采取“代卖”和“收购”两种模式,不同城市的政策细节有所差异。南京在推行过程中不断完善,效果显著。本文详细解读了长三角地区的政策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效果。

正文:
自从去年10月太仓等首批城市试点住房“以旧换新”以来,今年上半年,南京、无锡、南通和盐城等长三角城市也陆续加入了这一行列,通过盘活存量房来激活房地产市场。两种主要模式是“代卖”和“收购”。“代卖”模式下,置换人先选定新房,旧房挂在中介公司出售,房产经纪人优先推荐销售,确保资金回笼再买新房;“收购”模式则是置换人将旧房卖给开发商,卖房款直接用于购买新房。
其中,上海推行的是“代卖”模式,并于今年5月3日由上海房协发起了商品住宅“以旧换新”活动,截至6月3日,有13家企业、21个项目和10家中介机构参与。而南京则尝试了多种模式并存。去年9月7日,南京推出了“换新购”服务模式,购房者可以与开发商签订“放心买”认购协议,若二手房在约定时间内未售出,可无理由退房。南京还于今年4月引入“收购”模式,由南京安居建设集团收购存量住房,首批试点限额2000套,不到一个月时间,“宁换新”平台登记意向报名就超过了4150组,首批有52组客户确认成交。
南京的“以旧换新”政策还在不断完善。6月6日,南京启动了第二批次“以旧换新”,12家房企参与,推出了21个新建商品房项目,总共2780套房源。南京市政府也明确表示,换购人子女在3年内保留原有的学区入学权益。与此同时,无锡、连云港等地也纷纷跟进,各地的“收购”模式效果明显。
小编点评:长三角地区的“以旧换新”政策对于盘活存量房和激活房地产市场的效果显著,不同城市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措施。南京作为较早推行这一政策的城市,不仅探索了多种模式并存的可能性,还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细节,尤其是对于市民关心的学区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,这样的态度既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,也增进了市民的信任。无锡等地也在积极跟进,通过试点和政策调整不断优化“以旧换新”的实施效果。总体而言,“以旧换新”政策不仅有助于解决市民改善性住房需求,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房地产市场的库存压力。未来,这一政策还需要在操作细节上进行更多探索,特别是在旧房收购后的处置问题上,政府和企业需要突破传统思路,进行更多创新尝试,例如将旧房改造为保障性住房、人才公寓或医疗配套设施等,进一步挖掘市场的“小众化”需求。